中國醫師協會李松林秘書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曹彬副巡視員、陸軍后勤部衛生局符琨局長、中國醫師協會學術部李明霞主任、陸軍總醫院陳竹副院長等有關領導參加了開幕式。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母得志副會長主持了開幕式。
中國醫師協會李松林秘書長致辭
會議首先由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封志純會長致開幕詞。封志純會長指出,已經過去的2017年,在中國醫師協會的正確領導和支持下,新生兒科醫師分會的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專委會和會員發展工作穩步推進,技術推廣和學術交流空前繁榮,“西部行、手拉手”扶貧工程扎實推進,《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癥早期干預專家共識》等新的指南性文件得以發布,《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與管理指南》由國家衛健委官網頒布,新生兒圍產期醫學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有望納入第二批試點。
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封志純會長致開幕詞
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繼2016年被總會評為“先進二級機構”之后,年初再次被總會評為“優秀二級機構”。這是新生兒科醫師分會的榮譽,也是全國新生兒科醫師辛勤工作的成果。本次會議以“求證、務實”為主題,通過會前的常委會和全委會討論,分會今年將以更加深入、踏實的工作態度,進一步積極推進專科醫師培訓、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項目以及新生兒專科醫聯體建設等工作,將我國新生兒醫學發展推向新的高度。
中國醫師協會李松林秘書長提出,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作為一個年輕的專科醫師分會,自成立以來,在封志純會長及各位副會長、常委、委員的共同努力下,在新生兒醫學領域的學術引領、分會建設、行業發展和人員培訓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新生兒科醫師分會已經逐漸成為全國新生兒科醫師心目中的大家庭和堅強后盾。希望新生兒科醫師分會今后在執業醫師定期考核、繼續醫學教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專科醫師培訓試點等方面,承擔更多的工作,為推動我國新生兒醫學科學技術的進步、培養和造就合格新生兒專業醫師發揮更大的作用。
陸軍總醫院陳竹副院長介紹了陸軍總醫院和附屬八一兒童醫院的發展歷程和目前情況,希望多位專家、同行一如既往的支持總院的發展。隨后陸軍部后勤部衛生局符琨局長、衛健委曹彬副巡視員、中國醫師協會李松林秘書長也分別致辭,對新生兒科醫師分會幾年來的成績表示肯定,并對目前在國家計劃生育政策調整大局下,新生兒科醫師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進行了深入闡述,希望分會在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專業隊伍建設、行業學術交流和加強軍民融合為部隊子女服務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本次大會還進行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大會共收到論文300余篇。大會主場報告10個,電子壁報交流百余篇。衛健委曹彬副巡視員對新生兒安全進行了報告,從國家和政府層面,闡述了我國新生兒保健的現狀、不足以及政府所制定的相關政策與指引,并結合國外進展,指出了我國未來應努力的方向。美國國立衛生院蔡濤教授結合目前最前沿的精準醫學領域,介紹了他們利用先進的二代測序技術研究兒童自閉癥等神經系統疾病方面取得的諸多成果。加拿大多倫多兒童醫院Shoo K Lee教授介紹了母乳喂養方面最前沿的研究進展,尤其是母乳干細胞方面的研究新發現,指出母乳不僅僅是營養品,還具有免疫、再生等多重潛能,對新生兒的生長和發育影響深遠,應該高度重視母乳喂養。南開大學帥領研究員就基因編輯與發育生物學進展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系統介紹了基因編輯的發展歷程、基因編輯在發育生物學應用以及利用單倍體細胞進行遺傳學研究的有關進展。
美國西奈山醫院林錦教授對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臨床規范診治進行了深入闡述,強調抗生素濫用對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發生發展的極大危害,提醒應嚴格規范的使用抗生素。臺灣中國醫藥大學葉純浦教授就早產兒動脈導管未閉(PDA)與支氣管肺發育不良(BPD)的關聯進行了闡述,指出目前尚無確切證據認為長期存在PDA可導致BPD,短時間癥狀性PDA或對BPD發生發展影響不大,但PDA的手術時機仍有待進一步研究。費城兒童醫院張華巖教授結合她們的工作,介紹了其團隊基于病理生理學的早產兒慢性肺部疾病呼吸管理策略,對BPD的預防與治療進行了精彩的闡述。美國Augusto Sola教授對血氧飽和度監測和血流灌注指數在新生兒中的應用情況進行了系統的介紹,強調了血氧飽和度監測和血流灌注指數對預防早產兒視網膜病等相關疾病的重要意義。
澳大利亞皇家婦產醫院Kei Lui教授介紹了澳大利亞胎盤輸血項目的研究結果,該研究發現延遲結扎臍帶并沒有減少30周以下早產兒至矯正胎齡36周時的死亡率和主要合并癥的發生率,因此有必要進行包括當前所有隨機對照試驗(RCT)研究的系統分析。他結合系統分析的過程,對中國目前臨床研究存在的不足進行了闡述,并就進行更完整、詳實和可靠的RCT研究提出了改進意見,期望中國將來有更多高質量的RCT研究涌現。這些講座內容豐富、觀點新穎,既有基礎醫學方面的最新進展,也有面向臨床實戰的寶貴經驗總結,可謂精彩紛呈,對促進我國新生兒醫學的發展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會議第二天,共十六個專業委員會在八個分會場分別進行了內容充實、題目吸睛的精彩授課。早產-營養專委會分會場由復旦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陳超教授主持,陳教授同時對早產兒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的預防及治療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講解。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童笑梅教授對新生兒脂溶性維生素的盈與虧進行了報告,臨床實用性較強。母源性-全科-超聲專委會分會場的授課專家同時進行了母源性疾病、全科類疾病以及超聲檢測的應用等內容的精彩講述,并對胎-胎綜合征管理病例分享及新生兒先天性結核進行了熱烈的病案討論。呼吸-循環專委會分會場中,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的常立文教授對新生兒休克救治進展是擴容還是調整血管阻力進行了解讀,來自意大利的Giovanni Vento教授分享了意大利早產兒呼吸支持策略的變遷與BPD現狀,并就新生兒呼吸問題同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的史源教授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的施麗萍教授進行了熱烈討論。內分泌-專業協同專委會分會場由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劉俐教授主持,該會場就新生兒期常見傳染病的臨床管理、小于胎齡兒的健康問題與隨訪、早產兒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問題進行了授課,整個會場座無虛席,學習氛圍極其熱烈。
神經-倫理專委會分會場對咖啡因的腦保護作用、生物樣本再利用的倫理等相關內容進行了專題講座。感染專委會分會場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俞惠民教授主持,本專委會針對圍產期炎癥反應與早產兒BPD、感染對BPD發生發展的影響、菌群與新生兒疾病、新生兒感染性休克診治等相關內容進行了精彩匯報和討論。出生缺陷-青年-遺傳性肝病專委會分會場對NTCP缺陷病、孤立性ACTH、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等進行了病案分析及遺傳咨詢的講解,會場聽課人員反響熱烈、獲益匪淺。新生兒外科專委會分會場分別從新生兒腸切除吻合口瘺、食管和縱膈、肝膽和肛門直腸三個部分對相關問題的治療、手術方式及并發癥的預防進行了詳盡的講解。十六個專業委員會的講座內容豐沛、精彩紛呈,均展現了各專委會相關學科的前沿進展,推動了新生兒各專業發展的進步。
在中國醫師協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陸軍后勤部衛生局、陸軍總醫院的領導及各位專家的支持下,經承辦單位的精心組織、會務組同志的辛勤付出,本次會議無論主會場還是分會場,時刻貫穿“求證、務實”的主旨,整個參會、聽會、討論過程均十分踴躍,學風會風純正,總會領導和與會代表交口稱贊,至此,中國醫師協會第八次全國新生兒科醫師大會取得了圓滿成功。
來源:中國醫師協會